•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德云斗笑社第二季

    德云斗笑社第二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中国大陆2020

    主演:郭德纲,于谦,岳云鹏,栾云平,朱云峰,孟鹤堂 

    导演:内详 

    猜你喜欢

     剧照

    德云斗笑社第二季 剧照 NO.1德云斗笑社第二季 剧照 NO.2

    剧情介绍

    该节目是由腾讯视频出品的头部喜剧厂牌真人秀。本季节目中德云社班主郭德纲将开启一场史无前例的内部考核,德云社的青年相声演员们将在郭德纲、于谦的带领下,每期挑战一个任务,并围绕着任务创作一段新相声。他们每期重组搭档,定期末位淘汰,最终看这群“说学逗唱”的哥哥们,谁会在这个秋天,制霸德云,成为德云新一哥。

     长篇影评

     1 ) 兢兢业业,十年坚守,只管栽培灌溉。

    终于等到我最爱的张九狗闪亮登场。

    最喜欢的一期是剧本杀,我愿称之为综艺版“风声”。

    其次是李雪琴参加的这期,嗑一些奇奇怪怪的cp。

    这一季令我刮目相看的是四哥和九华,因为他们两个的长相不是我喜欢的那一挂,给我一种此人乃阴险狡诈之徒的感觉,但整个看下来,两个人都既聪明又得体。

    再说下九龄,玩游戏的时候、输比赛的时候,总觉得他有一些挂脸,可最后这期的发言我真的惊讶,不愧是九队队长。

    最后放一张老郭和谦大爷,桃儿笑起来真的太可爱了。

     2 ) 比第一季好看一些了

    第一季的时候游戏的整体制度上觉得有些敷衍,就是玩开心了,但是跟后面的比赛又没有任何关系。尤其是投票的制度某种程度上对大家都不太公平。

    拖沓又毫无章法的感觉少了不少,相声也进步了一些。尤其是第二期,小白跟栾是真的搭的好。目前前四期里我最喜欢这个节目,也是现场效果最好的。

    真人秀部分的话,太喜欢龙门饭店这儿了。小岳岳从孟那里出来,经过走廊的那段真的有英雄慷慨赴义的感觉。这些还只是戏剧,但在历史上,却又是真实存在的。

    看到第四期,整体而言要好看多啦!毕竟上一季我一个节目都没记住。但“德云搓脚石”好洗脑哈哈哈。

     3 ) 德云社恩仇20年:争食狗、看坟人、金手指,老郭人生的三次转变原创宅少宅总有理2020-10-23

    “说朋友亲,不算亲, 朋友本是路遇的人。 人心不足蛇吞象, 朋友翻脸就是仇人。” ——相声演员·张文顺 「逝于2009年2月16日」 出自小曲:《大实话》 …… 01. 1988年,老郭第一次进京,考入全总文工团下的一个说唱团,立志要当大腕。也就在那年,北京台开启一档名为《七色光》的少儿节目,潘粤明还去那里当过主持。 数年后,在这档节目里,两位相声演员成为常驻角色,常宝霆的弟子安宁扮演“瘦嘻嘻”,相声演员赵小林扮演“胖哈哈”。 赵的妻子是相声作家马贵荣,借“胖哈哈”的名号,马贵荣和丈夫在西城少年宫成立“胖哈哈少儿幽默艺术团”,专教孩子们说相声。 北京一茬茬爱说相声的孩子进入艺术团,受马贵荣启蒙。其中有一位,生于曲艺世家,名叫张伯鑫。张伯鑫有家学底子,入团后,一边学相声一边教学弟们打快板。团里给他捧哏的,是个大胖孩子,名叫孙越。 除了孙越,艺术团里还有诸多日后人们熟悉的名字,譬如徐德亮、王玥波、李菁…

    然而,1996年,相声早已没落,孩子们有地儿学没地儿说。马贵荣辗转四处,最后联系到琉璃厂内一处“京味茶馆”,乃民俗爱好者冯建华所建,就把孩子们送到茶馆说相声。马贵荣万万没想到,这一送,就送出故事来。一天,王玥波正和一帮孩子们练嘴,茶馆里忽然进来一个梳着中分的小黑胖子。胖子听他们使包袱不乐,倒是听了行里黑话乐得不行。 后来,这小黑胖子常去茶馆。一来二去,大家熟了,胖子说自己也学过,上台票了一段《金龟铁甲》。说完,孩子们都惊了,其中有个大眼儿孩子心说这是哪路神仙,没见过这么说相声的。这个孩子,就是李菁。 而孙越回忆当年,只说面对一帮“争强好胜”的小孩儿,老郭很不服气,所以上台秀了几手。没想到,擂台打完,冯老板过来说: “郭先生您留下吧。” 这句“您留下吧”,不但对郭德纲意义重大,对整个中国相声界,都意义重大。

    「“德云社”故事开始之地,京味茶馆」

    正是这句话,让三次进京、三度飘零的郭德纲有了一个说相声的落脚处。此后,老郭把充满江湖气的天津相声带入京味茶馆,还在读高二的徐德亮眼看他用各种露骨、风骚的笑话把来客逗得前仰后合,方才恍悟: 这可能才是相声原生态的样子。 也就是在京味茶馆,老郭有句话,张伯鑫多年以后还记得十分清楚: “我就是条来北京争饭的疯狗。” 02. 为在北京“争饭”,老郭曾三度进京。 第一次1988年考入全总说唱团。本来事情快有眉目了,却因历史原因,不得不原籍返回。却不料,团里有个检场的藏族小伙杨红,学舞蹈的,多年竟后靠“说相声”大红大紫。 他有个大家都熟悉的艺名,洛桑。 回天津后,老郭只能在一些小剧团演梆子、评戏,连说相声的机会都没有。心有不甘,又去了次北京。入京后,举目无亲,不知门路在哪儿。唯一的收获是从民族宫走到大栅栏,脚上起了大水泡。回天津后,老郭自己盘了个剧场,打算开剧场说相声。结果欠下一身债,把房子都卖了。还跟老婆离了婚。 第三次入京是1995年。看着电视上一个个走红的明星、大腕儿,老郭心里着实不服。心说自己相声、说书、京戏、梆子、评戏一样不差,这帮孙子捆在一起还没我强呢,他们能火,凭什么我不行?我不能就这么在天津挣点钱,一辈子老婆孩子热炕头,等有一天我老了,指定大嘴巴抽自己: “哪怕头破血流、折条腿,这辈子我不冤。”结果这一去,“成名成腕儿”倒是没有,老郭首先演绎了一出人生血泪史。里面包含着各种日后他与人陈述的辛酸。当时他从朋友手上借了4000块钱,入京后,只能住八平米的平房。丰台一个评剧团拖欠工资,他天天拿面熬浆糊。这期间的苦,还包括发高烧没钱,把BB机卖了换消炎药和馒头,以及散戏后错过末班车,走了一晚上夜路回家。 走到半路,实在扛不住了,叫一出租车想拿手表换同情,人家理都没理。老郭看着天上点点繁星,当时就落了泪。 要不是偶然结识“影视圈”的人,有机会给人写剧本、做策划,拍民俗节目、果汁广告,老郭怕是早就含恨离开了北京。 来京头一年,别说“相声明星”,他连说相声的机会都没捞到。1996年,在京味茶馆遇到王玥波、李菁,就此落脚,10元钱一张票,也吃不上饱饭。还得靠给各文化公司打杂维持生计。唯一的收获,是在茶馆说相声,老郭又找到了那种单纯的快乐。他也逐渐认识到,自己和电视上那帮明星不是一路人:

    “只有在剧场说相声才有意思。”

    1998年,跟冯老板闹矛盾,老郭离开京味茶馆,开始有意识地召集同行说剧场相声。他把天津曲艺界的范振钰、金文声等人叫到了中和戏院,一处乾隆年间老戏楼,彼时早已破落,在那儿新支了一个场子。 6年后,两位先生的徒弟来到老郭身边,此人就是日后德云社的总教习,高峰。 但1998年,高峰不在,谦儿哥也不在。 给老郭捧哏的人,是王玥波。 . 本来他和老郭的节目排在头一个,但由于太火爆,后面人都接不住。 • 那时中和戏院演出,有个十七岁的小观众每场必到,名叫何伟。除了何伟,这期间,老郭还认识了一个斜肩膀的老先生。 那正是“德云社”的灵魂人物,张文顺。

    德云恩仇录:从争食疯狗到相声教父,郭德纲的人生血泪史【宅总】_哔哩哔哩_bilibili
    郭德纲与徒弟们撕逼往事:苦尽甘来为何反目成仇?德云恩仇录【宅总】_哔哩哔哩_bilibili

    大家可以去b站看看视频

    未完待续,累了

     4 ) 要有好平台,才敢去任性❗❗❗

    近两年德云社越来越红火,不知不觉团综已经第二季了,对于相声这个传统艺术非常喜欢,加之德云社兴起更是涌现出一大批青年演员,简直博人眼球。想来自己也算是个德云女孩,但是不够专业,唱段没学会,没有得到真正的造诣实属惭愧,还要多加努力。

    其实,越看越会觉得师父对于徒弟们的用心,无非就是想要用这种方法增加曝光率,同时也捎带赚个钱,有可能还是一箭多雕,但是怪我没格局没看出来其他的奥秘。看得出来导演对于每场游戏设计的用心,徒弟们也真是有自己的规则,说白了,没有剧本的戏才最有看点,就算那些没有章法是表演出来的,那至少我在看的当下我觉得我真的笑了。尤其是他们因为游戏自费各种作弊的时候,感觉无比真实。还有游戏里各个师兄弟们针锋相对,但是不难看出还是兄弟情深,这些在我看来都很真实,或者换句话说,给我的感觉是演得很真实也可以,毕竟并不冲突。荧屏上,演员才是第一角色。

    越看下去越觉得郭老师的不容易,德云社中有很多学历并不高,但是他们却没有因为学历的问题而分成三六九等,这是我很羡慕的。不过,同时这些人却有着知识,并不是一无所知。就拿郭老师来说,学历不高但是家里的书房占地面积很大,虽然没有学历的一纸契约,但却自己努力学习读万卷书。之前看过一个视频,郭老师表示在支持郭麒麟辍学却不允许他没有知识,所以让自己的孩子也读了很多的书,特别难得。当然,也是因为他有信心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即便没知识也可以有饭吃。所以,德云社看起来没有什么学历的要求,却在要求要有知识,这个平台简直爱了。给没有学历的人提供了平台,让他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回报,让他们学到了学院里缺失的那部分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现在的众多单位,学历作为敲门砖,如果没有你便丧失了机会,让多少学历低的人望而却步。所以,如果没有找到像德云社这么宽容的平台,那么就还是好好的考取自己的一纸契约叭,毕竟,如果没有,那就真的只有受罪的份了。

     5 ) 德云斗笑社第二季观感

    导演团队和德云团队经过第一季的磨合和试水,这期从整体性、系统性、演员的(对节目效果)默契程度比第一季有提高,应该是双方经过复盘和讨论,更加抓住了德云社本身的特点(一个公司的员工、相声专业团体、师门关系)做了优化调整。综艺角色担当分配更加合理。

    相声环节的效果明显高于第一季,这个环节上能看出郭老师的要求,不能丢了根本,肯定是下了功夫,团队更关注作品的打磨和这个环节的表现,另外在捧哏的人选和安排上下了功夫,岳云鹏、栾云平、闫鹤翔的捧哏为相声环节做足了效果,非常不错。通过这种临时的搭档中捧哏演员发挥的作用,对坊间流传的三分逗七分捧有了对比性理解。

    各期零星记录:

    饭局这个头菜尴尬的有点开胃,这么赤裸裸的尴尬,只有德云社能hold住吧,也只有栾云平能镇住场子,故意而为之?这个低起点做的很妙。

    大饼卷一切

    综艺环节的积分设计稍微复杂,除去这个因素,这部分的整体性好,是个平稳的开场。

    这期的相声环节主题是内卷,这个题目有点大,内卷是社会学的话题,并不是一个网络词汇,但真的从内到外的理解并且成为一个作品,还需要反复打磨。整体打分可以在70分,属于人保活。

    德云水都,稳中有升

    伦平的作品太好看了,看现场真是很炸的感觉。这一局里面最喜欢的作品是《这是一场悲伤的相声》,郭于两位老师

    剧本杀,惊艳

    演员零星记录:

    - 孟鹤堂这一年的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找到了自己的表演风格)PS:孟哥太好看了

    - 九良

    - 九龄进步明显

    - 烧饼比较茫然(作为职场人,我能理解这个状态,烧饼在思考和寻找自己的位置)

    - 老秦的自信心明显提高,这位年轻演员的品性和综合气质适合综艺,相声还是挺尴尬的,需要慢慢建立核心能力

    -九南需要调整,以适应从小剧场到线上节目的转换,但内核在,总是相对容易。

    - 闫鹤翔,专业能力强,角色担当是:稳定军心、调整节奏

    - 栾云平,压轴

    - 永远的岳云鹏,大轴

    有 闫鹤翔加入辅助栾云平和岳云鹏,形成了一个三角结构,明显就稳了。之前只有栾队和岳岳,两人的力量属于不同范畴,没办法发挥协同能力,闫的加入弥补了这部分。这个隐藏的阵型,绝了!

     6 ) 德云斗笑社观看纪实(非粉)

    1019更新至第九期

    来写一点观看德云斗笑社的记录。(非专业非粉丝,路人视角)

    第九期——“三”

    游戏部分

    对于我这种对各位角儿比较熟悉,能够了解人物关系的观众来说,这期还挺友好的。游戏比较简单易懂,师兄弟之间的互动看着比之前几期舒服。岳岳找孟掉坑的片段太好笑了…游戏结果与提成券无关之后,整个游戏部分都好了起来。

    相声部分

    张九龄和杨九郎

    规规矩矩的一段相声,九龄确实长了一大块,节奏非常好。九郎一如既往的优秀。

    栾云平、曹鹤阳和于谦

    栾队果然是“老艺术家”,逗哏水平也吊打好多专业逗哏,和四哥配合更是相得益彰。于老师上场确实增色升华很多,牛逼。

    秦霄贤和何九华

    老秦还是同一个问题,基本功跟不上想法,想法比很多师兄都号,但是文本不行,表演更不行。九华捧的也不太好,节奏不行,没托住。

    烧饼和王九龙

    这个本子我个人还挺喜欢,只能说饼龙不太搭,不知道换个捧哏效果是不是能更好。立意,节奏、结构都可以,表演还需要打磨。

    张九南和张鹤伦

    这两位在台上太闹了,也明白这种节目确实更能得到现场观众票,中间减掉跟多互动部分。岳岳的敲托画龙点睛,让底合理且足够精彩。

    孟鹤堂和周九良

    说实话,这个作品的结构和立意我很喜欢,但是有珠玉在前(互联网体检),这个作品就显得不上不下了。可能孟给大家的预期逐步加大,这个作品不能说发挥失常,只是确实不是他团综中优秀的作品之一。ps:最后的歌还挺贴题,也挺好听。

    个人排名:栾四、孟周、南白、龄郎、秦华

    ———————————分割线———————————

    第一期——内卷

    游戏部分

    第一期着实有些拉胯!剪辑很碎,前70%都没有交代明白游戏逻辑线,师兄弟们也没有进入状态,要么过于浮夸,要么过于拘谨,演的部分太明显了!像极了有剧本,但是没演技的表演!

    相声部分

    张鹤伦和周九良

    张鹤伦个人风格非常明显,任何主题和内容,在他的表演中都会个人化(没有任何不好的意思,有个人风格是一个成熟演员的必备)。也看出小白这季是有认真对待比赛的,比之第一季,这才是他鹤字科师兄的真实水准。但就个人而言,这种略浮夸,没有纲,且偶尔跑火车的表演的方式,确实不是我的菜,特别是在电视相声中。而周九良,就本场表现来讲,栾云平说过,捧哏分类,掌量捧横站,这场的九良充其量也就是个站,没有什么突出的个人能力,与能力强的捧哏比起来,还差太多了!

    张九南和曹鹤阳

    看得出来张九南第一次参加,确实很紧张,没有放的开,想拼命展现自己平时小剧场的风格,但是收效甚微,甚至有点四不像。四哥捧的业务能力水平还是有的,且张九南类烧饼的风格,也让他捧起来节奏更舒服,总体而言是正常的发挥。整体来讲,这个节目非常普通!

    张九龄和栾云平

    郭于评价“基本工最扎实的两位”,也确实能看出来,张九龄的表现较上一季,可看性增强了,气场也成熟很多(可能与做队长有关),单就这个节目来讲,有板有眼规规矩矩,进步很多。而栾云平,不愧是郭老师的爱徒,在这一季更是显示出其捧哏能力的牛逼之处,“托”的张九龄的表演非常的自然,整体节奏掌量的非常的舒服。栾云平掌握节奏,让这个作品更强一个水平。

    孟鹤堂和烧饼

    第一季印象最深的作品就是他俩的《谁是明星》,这季的合作默契有增无减,他俩的创作能力没的说,这个作品确实比之其他三个更完整新颖,也更契合主题。孟鹤堂的表演一年不见,更进一步,不光是内容和表演技巧,特别是在节奏和表现形式上更让人舒服。真的很喜欢这两位逗哏的子母哏的作品表演!

    个人排名:孟烧,龄栾,伦良,狗四

    第二期——名头

    游戏部分

    这期主题更为明晰,节奏紧凑,比第一期提高很多。单独说游戏部分,这集综艺才是严导综艺的正常水准。有笑有泪,不做无厘头的搞怪,而是有价值的输出。每个人的人设表现都有迹可循有理可依,不突兀不做作,或好或坏,都在人物里。不得不说,岳岳的综艺感是其他师兄弟拍马都赶不上的,真的非常出彩。饼孟的最后那段插曲,也给这期节目主题升华增色不少。这才是德云社这个团体,应有的特色综艺内容,和要传达的价值观。

    相声部分

    张九龄和周九良

    四个字:失望至极。看了第一期,我觉得小剧场的九龄要回来了,结果第二期就开始玩花活。还没走稳当呢,就想要学着跑了……创作、创新、价值输出,这些是要在基本能力扎实,可以收放自如的基础上去尝试的。说你基本功扎实,不是说你这个阶段已经做到优秀了……真的好好找准自己的现阶段的目标和定位吧。至于周九良,两期两位逗哏,看得出离开原配搭档,水准却一期不如一期……比第一期的龄栾搭档差距太大了,说实话,这个对比过于残忍,真不至于这么拉胯的,毕竟也是参加过很多大赛的的演员了。

    烧饼和张九南

    烧饼和很多逗哏的配合都很不错,确实是个很百搭的演员。内容扣题,切入点新颖,表演形式虽然有些无边际,却也符合这两位一贯的风格,不跳戏不尴尬。但是节目内容确实不够细致,需要再打磨打磨。相对第一期,九南更自然了,可能也是捧哏的压力小一些,发挥比较正常。

    张鹤伦和栾云平

    在此我要先夸栾云平,以表达我对他的敬佩之情!真的非常之牛逼,可以在与自己日常风格完全不同的节目里,非常自然且高超的掌控节奏,完全配合张鹤伦演出好戏,真的太牛了!这个节目整体来讲,不是新活,是张鹤伦这些年中比较擅长的活之一,但是这也是张鹤伦的厉害之处,真的是存货多段子多,随时可以拿上场,再有栾云平的加持,确实是非常出色的作品,现场效果应该比屏幕前更爆炸!

    孟鹤堂和岳云鹏

    先说一句,岳云鹏和其他师兄弟有壁,是天堑,其他人够都够不到!看了花絮,这个作品因为有了岳岳的想法,变成了一个“艺术品”。而孟鹤堂,一个开始尝试追求艺术之路的演员,与岳云鹏合作,确实迸发出最灿烂的火花。感觉安排他俩一场,也是有些师父的良苦用心的。通过第一期,我就说孟鹤堂确实升华了,表演更加自然舒服,有了名角儿的气场,和其他师兄弟的差距拉开了。而这场活确实印证了我的看法,这个节目这方舞台已经变成了孟鹤堂的试炼场,是通向更高水平殿堂的“垫脚石”。我很期待,德云社是否还可以出一位类岳云鹏的演员,即使无法超越,也要努力追赶!

    个人排名:孟岳=伦栾(不同层面的优秀),饼南,龄良

    第三期:主角与配角

    游戏部分

    《龙门饭店》这个剧本杀的正能量意义大过娱乐搞笑,且确实有几位演员玩的很好!首先是岳云鹏,除了和小白审问那段有点出戏,其他的都很符合剧本人物,最后自己推理出了主线剧情且推动了最终的结局。最后毅然赴死的那段戏,代入感非常强!第二个是孟鹤堂,前期没有过多的剧情,从中期开始接管剧情展开,栾孟的戏,岳孟的对手戏,真的非常能够共情。孟鹤堂完全展示出这个人物的特质,非常有演员潜质。最后那段《淮河营》将剧情推向高潮!第三个是秦霄贤,估计是经常玩剧本杀,是比较进入剧情的演员之一,如果不是小白搅和,估计可以很好的把这条线展开。最后,九龄和九良这条线也还可以。总体来讲,这个剧本完成的不错!这期综艺真的非常棒👍🏻

    相声部分

    张九龄和周九良

    中规中矩的一段相声,没什么特色,没有什么特别设计的包袱,只能说结构完整,有纲无核。九龄水准和状态都还可以,九良真的是越来越不对劲……

    秦霄贤和何九华

    唯一一对原配搭档吧!能看出确实是能力水平不行,与其他师兄弟差距很大。有想法,然而没有匹配的实力和基本功支撑。多学多看吧,别整尴尬相声了……

    张鹤伦和栾云平

    还是之前的观点,小白这么多年的经验和丰富的内容储备+栾云平强大的能力,让这一对几乎所向披靡。小白还有一点就是因人而异,所以在特色观众投票中更能体现,这也是小白群众基础好的原因吧,毕竟演了这么多年堂会,应变确实能力很强!栾云平的强已经不需要更多文字赘述了,太牛逼了!

    孟鹤堂和阎鹤祥

    许久不看壮壮,其功力还是有的,稳扎稳打,捧得很踏实!孟鹤堂依旧是践行者他的各种创新想法,这个形式不能说独一无二的新颖,但至少呈现效果非常不错,很多技巧和逻辑递进非常引人入胜。作品主旨扣题且立意高深,不刻意拔高也有一定的深度,始终在人物剧情中,是很典型的孟鹤堂式的相声。多说一句,这三期孟鹤堂的作品都是最贴题的,主要是因为都是根据命题原创的,不是套用模板,没有投机取巧,没有生搬硬套,这点真的很不错!

    个人排名:孟壮,白栾,龄良,贤华

    第四期:童年

    游戏部分

    这期游戏没有大项目,但是足够搞笑。岳岳参与度越高,整体的综艺效果越好。能看出这季岳岳更多的和师兄弟互动,无论是综艺部分还是相声竞演部分都在起领头羊的作用。虽然能看出来剧本,但是细节笑料十足,这帮说相声的在一起确实笑点出其不意。冰球的part和后面的自定义游戏part真的每一秒钟都在搞笑。这期的“笑”果是这四期中最好的。这期也充分凸显了专属德云社师兄弟之间的综艺性。

    相声部分

    尚九熙和阎鹤祥

    尚九熙的毛病还是没有改进,碎、杂,语言过于啰嗦,主旨浮于表层。壮壮的配合比较融入捧哏风格。这个活过于平且碎,层层之间没有引人入胜的层次感。整体风格与小白上一期的作品类似,但是没有小白和栾队的功力深厚,但内容没有小白的包袱多,内容和风格没有协调好。九熙还是没有弄懂电视相声的关键,用小剧场的技巧和内容是没办法掌控电视相声的节奏的。

    张九龄和栾云平

    九龄这季真的长进不少,特别是和栾云平的两场,有栾云平配合,九龄的相声真的是规规矩矩让人听着舒服。整体的结构工整,逗与捧的节奏也都衔接的恰到好处,两人的基本功都很扎实。这个作品内容完整性有,故事性合理,包袱不算密集,但是栾云平翻的很不错。缺点就是内容不够细致,中间有部分太磨份,起伏和层次感不够。比较完整,但是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

    孟鹤堂和杨九郎

    首先要说,这个作品太可乐了,是四期中最能戳中我笑点的作品。与前三期不同,这期孟鹤堂用相多而密。但与一年前不同的是,绝大部分的相用的更加恰当更加和谐,没有过度。因为是童年主题,卖相尽显俏皮诙谐,由此也可以看出,孟鹤堂的使相已经成为他优于其他人的利器。这个作品的内核同样也是孟鹤堂特有的——作品故事逻辑。层次鲜明层层递进,每番之间的逻辑线通顺,作品工整,最后的底将整个故事逻辑形成闭环,让人意犹未尽却也享受其中。杨九郎的捧的节奏也很舒服,九郎托的整个作品的焦点都在逗哏,又很恰当的完成了整个作品,包袱番的恰当又出其不意,非常的舒服。两个人相得益彰,完成了一个特别精彩笑料十足可以下饭的相声作品。

    张鹤伦和周九良

    小白的相声,主要看临场发挥和现场观众接受度,这场和上一场其实风格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因为搭档的变化和观众的不同,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上限高,下限低,整体不太稳定。整个作品像是几个段子拼凑的,为了演而演,没有中心思想,硬贴题。还是希望小白可以多尝试,多创作,这种高压环境才更可能激发灵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个人排名:孟郎,龄栾,伦良,熙祥

    第五期——原来的我

    未来科技的题材,这期整体看出来德云社这群演员,幽默感有,但是没有对综艺“剧本”的更深层的理解力和表现力。整体剧情推进太枯燥,个别互动笑点还可以,但是剧情冲突太平淡,整体游戏展开不足。这种整体性剧本设定向的主题,斗笑社一直做的不太好。 相声部分

    总体说一句,四个相声没有特别优秀的,按照自身水平来讲,都属于中规中矩。一期接一期的命题相声确实考验相声演员的经验和能力。第一季也是第五期开始进入瓶颈期,看谁能首先突破吧。

    秦霄贤和阎鹤翔

    斗笑社是一个可以加速学习和成长的舞台,不能说这个舞台以一敌百,但是也比小剧场更快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的地方。秦霄贤基本功和舞台经验都需要在这个舞台快速积累,这期的作品真真看出来秦霄贤与正经八百的相声演员的实力差距,这是基本功是老活。登台3年多,确实有点拔苗助长,但是你有了这个机遇,能把握住才可以更进一步,要不就是个完蛋货。

    张九龄和王九龙

    龄龙这一年的成长是飞速的,现在的相声节奏和表演形式更让人舒服。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对的表演的。这个作品规矩,虽说没有亮点,但是贴题,节奏稳,技巧得当。文案内容只能说是因为时间紧,没有打磨仔细,但是基本功是完全没问题的。可惜队伍散了,还真希望这对能多演一些作品。

    孟鹤堂和杨九郎

    对不同阶段的角儿要有不同的期待,对于孟鹤堂,这两季逐步累计的能力和口碑得到了更高的认可,自然对他的期待和要求更多。虽然这期的作品较为平庸,但是可以看出孟鹤堂确实到了,如果想要现场效果,随时可以通过堆砌包袱去营造火爆现场氛围的水平。但是郭老师和于老师是否买账,对他有更高期望的观众是否买账,老梁子新瓤子,第一季的《四郎探母》就是很好的作品,无论是从结构,内容,技巧,立意……都比这个作品高出跟多,孟鹤堂自己也说时间不够,再给半天能够呈现更好,希望他能再接再厉吧。

    张鹤伦和周九良

    讨论对比作品的前提是赛制公平,也就是所谓的“命题作文“,小白的作品完全抛弃了命题的立意要求,用更能出效果的段子和包袱去追求现场效果,说严重点就是跑题,郭老师没给扣分已经是手下留情了。另说一句周九良,借用于老师的评价”台上很稳当,不像平常似的有大的表情动作,各方面非常夸张,今天非常稳当。但是之所以没给你画,是因为这只是做到了一个捧哏应该做到“。看过孟周三年前作品的人是非常看好这一对的,当初的小先生的捧哏风格也比较靠谱,这两年真的是越来越偏,希望他俩尽快度过摸索和磨合期吧。 总体在评价一下第五期,游戏和相声部分都太无聊了。好好弄吧。

    个人排名:龄龙,孟郎,伦良,秦壮

    第六期——特别的朋友

    游戏部分

    我真的要哭了,比之第五期还不如,一周的快乐源泉 ,结果平淡乏味,真的太失望了。斗笑社第一季的第五和第六期我就弃过一次,这季看来依旧是“腰“折。游戏部分规则存在BUG,过多的NPC参与,演员状态都不太在线,外加一部分游戏过程真的很尴尬……

    相声部分(相声全记录)

    秦霄贤和杨九郎

    这个作品的构架和节奏都还可以,整体的纲有,但内容文案过于累赘,还需要细归置,需要取舍,比他之前几个作品有些许进步。这个活更像小剧场的作品,互动多现挂多氛围起来了,但是没什么实质的内容。斗笑社的舞台是可以快速促使演员成长的,特别是与不同的师兄弟合作,确实可以汲取经验提高能力。同时九郎的捧哏依旧有着自己的特色,稳中带皮,节奏掌控也不错,与老秦的合作相得益彰。

    尚九熙和王九龙

    这个活整体和秦霄贤一样的问题,太碎了,九熙的节奏更快,听着累。而且现场互动没有老秦自然,语言节奏也不舒服,和上一季一样的问题,这可能是他个人的风格吧,各花入各眼,也会有喜欢这类表演风格的观众。九龙,还是要表达一下对他的喜爱之情,真的是年轻一辈中非常非常优秀且有潜力的演员。台风稳,语言功底扎实,节奏舒服,不让话撂地也不搅和,就我个人而言,是我最喜欢的捧哏演员top3。

    孟鹤堂和阎鹤祥

    这个作品整体还是比较不错的,结构有包袱有,叙述性强。但是最后一部分确实不是个玩意……啰哩啰嗦,诚如于老师所说“你的故事得让观众相信”,没有代入性的故事很难产生共鸣,这也是为什么这场票数较低的原因吧。壮壮的捧哏中规中矩,代入式捧哏还蛮适合这个作品的,也确实是因为孟孟这期作品内容一般,所以效果一般。

    张鹤伦和张九南

    小白现场互动确实一骑绝尘,特别是这种观众参与感十足的场子,非常容易炸场,撇开作品内容不谈,气氛互动感染力确实是第一。个人风格的问题,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小白在众师兄弟中风格鲜明,歌曲改编能力也非常强。九南和小白的默契没得说,辅佐工作完成的不错。

    总体来说,这期四个作品,下限提高了,上限降低了,作品之间差距拉小,但是没有特别出色的作品。

    个人排名:伦南,秦朗,孟阎(相对自身水平而言),熙龙

    第七期——旅程

    游戏部分

    游乐园这一趴还算好玩,这群说相声的,自然的互动就挺好笑的,不用特意安排剧情和剧本,小细节互动就很能产生足够的笑料。这期和第四期比较类似,作为综艺还是能看下去的。

    相声部分

    张鹤伦和烧饼

    很少听小白叙述类的平哏作品,平哏是相声演员的立身之本,这么看小白与优秀相声演员还是有差距。这个纲是想走真实向的叙述,但是表演技巧和演绎很难让人感同身受,包袱少故事逻辑差…同时也理解了为什么之前几期小白一直用唱,也算扬长避短吧。这个作品幸好是开场,要不对比更惨烈。再说烧饼,我之前就说烧老师的捧哏,这次的捧哏和其他几位专业捧哏比起来绝不逊色。而且看创作过程,小白还是有很多东西要向师哥们学习的。

    张九南和王九龙

    正片应该是剪辑入活前的垫话了,估计是和孟老师第五期一个毛病,头重脚轻猴顶灯。但是这种互动多小包袱多的节目,现场效果一定会很不错,最后的票数比较高也很好理解。看对活的部分,应该是之前用过的作品糅杂而成的,已经是成熟的活,发挥算是正常。

    秦霄贤和阎鹤祥

    能看出来是现攒的活,但是结构框架、语言逻辑、叙事表演都一塌糊涂。想起他之前的武松打虎的节目,就是没学会走就想跑了,基本功不到位,想法也只能是想法,落到实处就不是个玩意。虽然大林上台有点不搭前言,但是如果不是上台说这么几分钟,真的是要尴尬死了…壮壮啊,多混搭吧,时间长不说确实也不太行。

    孟鹤堂和杨九郎

    我好爱孟鹤堂的各种故事,这一季的狗子和爸爸的故事真的好好笑。表演+文本,是一个非常非常吸引人的新作品,期待孟鹤堂可以把这个故事完善,日后再观赏。看准备片段,应该是是一宿开发出来的作品,真的就很牛逼!这期和第四期的狗子,可以称得上是本季我最爱的两个故事,美中不足是语言严谨性和故事逻辑性没有狗子强,可以再归置归置。再说杨九郎,做个梦吧,以后孟鹤堂的平哏作品可以一直和杨九郎合作嘛,这两个人的效果爆炸!杨九郎好牛逼,塞小话的节奏绝了,恰到好处引人入胜,偶有点睛之笔!好爱他俩的合作。

    个人排名:孟郎、秦祥、南龙、白饼

    第八期——人才

    游戏部分

    这期无论是从剧情走向,游戏设计,演员参与度,整体完成度等来讲,都是两季中最好的一期大型剧本游戏。游戏脉络比较清晰,各位演员也都参与明白了。有意外,有反转,嘉宾参与度高且融合性强,毫不突兀。虽然从综艺,特别是剧本综艺来分析人性有点矫情,但是这期的后半部分确实让人不舒服,特别是作为社畜,难免带入。综艺确实是好综艺,但不是每个人都做到既有效果,又有魅力。怎么说呢,人气这个东西也不是空穴来风,能成为角儿的也都是各方面都不差的。有些人路漫漫其修远兮…

    相声部分

    张九南和烧饼

    展现基本功,几乎没有包袱,看得出九南就是想展现这项技能给师父和观众看,其他的也没什么评价的。

    秦霄贤和杨九郎

    老秦这季进步太明显了,用这个作品在和第三期的那个作品对比,进步可能是别人几年才可以长进的。作品整体结构,内容都有了样子,再加上表达自带一些喜感,确实是吃这碗饭的材料。再加上九郎一如既往优秀的捧,这个作品确实可以。

    张鹤伦和王九龙

    小白的腿子活不差,整体结构完整,表演流畅,特别是九龙本来就很有观众缘,现场效果应该不错。虽说内容文案个人不太喜欢,但是纯属个人喜好,和作品好坏无关。

    孟鹤堂和曹鹤阳

    孟鹤堂确实和其他人不是一个赛道了。无论是从态度心态,文本创作,表演技巧,他都高出其他人太多了。我记得之前看过郭于的采访,说相声本就不是短期可以创作的,一夜一本根本就很难拿出好作品。不知道看到现在的孟鹤堂,是不是能感叹一句。

    个人排名:孟四、白龙、秦郎、南饼

     7 ) 《德云斗笑社》第二季 给我看破防 那个熟悉的严敏 回来了

    最新一期的《德云斗笑社》也没想到一个团综给我看破防

    以剧本杀的形式角色扮演 重现历史

    7个有身份的人

    3个活着出去

    1个国家有救了

    重现日本侵华战争时的“731细菌部队”

    戏子 土匪 医生 侦探 间谍

    一群人在最后一拍即合护送疫苗南下

    选在哈尔滨 所谓细菌战 所谓秘密实验室

    不是凭空杜撰 而是曾经真实存在

    大家可能身份不同 但却为同一个目标做出牺牲

    有人义无反顾吞下毒药 有人自曝为保他人 有人十年如一日坚守阵地

    他们见了一面就要面对同伴的牺牲

    “好不容易以真面目相对,我真想和你聊上几天几夜”

    而自己必须把任务继续下去

    很难想象 真实的过去 没有主角光环 没有上帝视角的先辈

    是付出了怎样大的牺牲才迎来最后的胜利

    “太平本是英雄定 不见英雄享太平”

    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8 ) 山高水长。

    看过第一季。还记得当时在微博发vlog,被催出团综,于是应运而生。 团综部分还是挺有意思的,看得我咯咯的,相声竞演部分就多少有点差强人意了,基本1.25起。 按说都是在小剧场磨炼小10年起步的,但是有些的业务水平还是看得让人脚趾抠地,也就是亲师父宠着。 团综部分,栾云平、张鹤伦很刷好感。副总大气,虽然是游戏也时时在一边提醒着注意安全,能伸能屈,也能捧能逗,确实优秀,不愧是爱徒。小白虽惨但也是有一些反转在身上的,果然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不争不抢,有点儿过来人的风范。 相声部分,副总就是副总,业务水平实打实,稳中有梗,听下来也舒服,用师父的话说就是“不累”。 最闹心的大概就是饭圈式弹幕了,无语至极,屁大一点儿小事都能吵吵半天,深刻认识到了物种的多样性。 桃儿大神无疑,随便一个表情,一句话就是笑点,万分佩服。

    最后的送扇面,师父就是师父,每一个扇面都是金玉良言,字抵千金,可谓受用终身。

    喜欢师父的通透与豁达,愿百岁无忧,常有评书可听。

     短评

    对不守规则的师弟们生气,给了台阶又马上被哄好,你看他只手遮天怼天怼地,也能看见温柔和威严同时存在他眼里。微博有个tag:栾云平自有他的风骨。确实。(最后一期拿了第一名!TAT 栾云平值得更多喜欢他的观众)

    5分钟前
    • 啊么吸溜
    • 推荐

    欒雲平有點兒招人喜歡啊 哈哈哈

    8分钟前
    • 一個死槍槍
    • 还行

    相声演员们日常(团综游戏)好像更好玩。一晚上搞出来的相声自然很难有什么作品,不过这一季记住了孟鹤堂的狗子。

    11分钟前
    • mOco
    • 还行

    无聊死

    16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较差

    求求下季把游戏和相声分开吧,准备那么仓促真是…社粉都没眼看…

    18分钟前
    • 水底的小傻瓜
    • 还行

    综艺满分,相声零分。活儿烂包袱破,论创作能力和水平输给隔壁太多了。某个连基本功都不过关的强捧之耻真是全方位的拉胯!

    20分钟前
    • 田哲也(二团版
    • 还行

    我的快乐又回来啦!赛制挺有意思的。德云哥哥化身烙饼大厨,张鹤伦&张九南&阎鹤祥&尚九熙烙了一下午饼哈哈哈。张九南综艺感挺足的。张鹤伦这季不错。这季栾云平的几个相声作品都很好。孟鹤堂的“狗子”,“四哥仁马”都令人印象深刻,风格很别出心裁,我看到了推陈出新的相声。

    21分钟前
    • Dreamer
    • 力荐

    扛起九良大旗!!!!!

    25分钟前
    • Яανeη
    • 推荐

    就那样吧 也没很有意思很逗笑

    29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从第一季到第二季有眼见的质的飞跃,感觉严导这次玩明白了,有极限挑战内味了。ps 郭德纲和李诞都是带着自己公司的人做节目,可是李诞和他那群人都不怎么讨喜,你在台上内容可以冒犯,因为你是表演者,但你做人不能没规矩。详情请看大张伟和郭德纲怎么处理说话的艺术,你笑话悬浮讽刺可以,但人本身是不可以的。李诞那群人有很多还没这群搞传统艺术活的搞笑,即便中国面上没有脱口秀土壤,那脱口秀也不是该李诞那帮人搞出的样子。

    30分钟前
    • 欧富贵&LOL
    • 力荐

    和上一季一样尴尬,相声也完全不好笑,还有令人极度不适的上下级关系。但我还是会每期都看。。

    33分钟前
    • 木槿🌸
    • 较差

    九良呐!九郎呐!鹤伦也是宝藏!综艺实在是追不过来了。有一点忙…断断续续看了些

    36分钟前
    • 十万个蛋壳儿
    • 推荐

    综艺部分比第一季好看。相声差点,只有一两个还不错。老郭这几个出了名的徒弟,没一个能赶上他的水平的,估计再过二十年也不行。有的会说不会唱,有的既不会说也不会唱完全靠一张脸!

    41分钟前
    • 烟雨弥漫虚弥境
    • 推荐

    确实不负期待,不负期待的节目太少了这个绝对好看

    42分钟前
    • 海上钢琴师
    • 力荐

    人性的笑点。

    44分钟前
    • [未注销]
    • 推荐

    跟上一季比制作质量高了,最喜欢第三期的“剧本杀”和最后一期。其实德云天团演技可以的,他们只是缺个好编剧好导演。

    49分钟前
    • Jasmine_长乐
    • 还行

    秦霄贤粉丝能不能别搞饭圈那套啊 都讲成那样了 弹幕还鼓励慢慢进步 给他成长空间 你家哥哥讲相声十年了 又不是十个月

    51分钟前
    • 南国以南
    • 还行

    我就一个要求,曹鹤阳首发(我四哥果然是首发)。哈哈哈哈哈,后续来了,四个仁马可太逗了

    56分钟前
    • 馨懿
    • 力荐

    //第三期绝了,严导🐮🍺//第二期好看些,就是内容稍有点单调 后半部分过平有点闷//第一期看完就一个字:累演员累,观众也累“游戏复杂,玩不明白,剪不清楚”演员玩不明白,后期剪不清楚,搞得观众一头雾水。游戏一复杂剪辑叙事就乱了//从《说唱新世代》到《戏剧新生活》再到《德云斗笑社》,给严导的综艺挑几根小毛刺儿:①“筛选观众”(门槛升高筛掉路人)②“不舍得丢”(无效镜头边角料多)③“重深轻广”(洞挖深了洞口小了)④“叙事稍平”(平淡沉闷情绪降低)//严导不知道是不是有点脱离观众了,以前鸡条时期积极听取观众建议共同进步,现在一味追求深度却忽略了广度,老粉很喜欢但对新人路人真的很不友好,导致节目分高热度低。先挖大洞口再挖深,都是相声演员,做出来的综艺相声不好笑!谈何深度

    60分钟前
    • 简单不普通
    • 力荐

    E3剧本杀单集YYDS,但其余的团综水平比S1逊色了:更希望能策划出能间接科普传统曲艺知识的小游戏,而不是一帮大老爷们追逐打闹滋水枪。竞演环节几乎靠孟鹤堂一人的试验性玩法在撑,伦队狗子都成了团战新规的牺牲品,求老秦明年别来了!PS.一年前写上的tag「张鹤伦 惨」,没想到E1就精准命中了!严导可考虑永久保留乒乓球机

    1小时前
    • Winnie_Shou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