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作片 明日边缘

    明日边缘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作片美国2014

    主演:汤姆·克鲁斯,艾米莉·布朗特,布莱丹·格里森,比尔·帕克斯顿,约纳斯·阿姆斯特朗,托尼·威,奇克·盖瑞,弗朗茨·德拉姆,德拉戈米尔·米希克,夏洛特·莱利,羽田正义,特伦斯·梅纳德,诺亚·泰勒,劳拉·普沃,玛德琳·曼托克 

    导演:道格·里曼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勿扰警告

    • 武神赵子龙

    • 暴力街区1

    • 暴力街区3

    • HD中字

      绝望海峡

    • HD

      暴力街区13:终极

    • HD

      湄公河行动

    • HD中字

      牛仔和外星人

     剧照

    明日边缘 剧照 NO.1明日边缘 剧照 NO.2明日边缘 剧照 NO.3明日边缘 剧照 NO.4明日边缘 剧照 NO.5明日边缘 剧照 NO.6明日边缘 剧照 NO.16明日边缘 剧照 NO.17明日边缘 剧照 NO.18明日边缘 剧照 NO.19明日边缘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未来世界陷入外星人入侵的恐慌中,军事演说家凯奇少校(汤姆·克鲁斯 Tom Cruise 饰)畏惧上战场,他从没想过将军(布莱丹·格里森 Brendan Gleeson 饰)会让他去指挥即将开始的“诺曼底战役”,拒绝接受命令之后将军居然恶整了他,那就是把他当做逃兵扔进了军 营中。凯奇被归入了J小队中进行战斗,战役的第一天就惨死在战场,没想到这一死让他拥有了时空循环的能力,而唯一相信他的人就是被称为“全金属战士”的丽塔·沃拉塔斯基(艾米莉·布朗特 Emily Blunt 饰)。二人开始了时空循环作战,在训练凯奇的同时他们发现了控制时间的奥秘,这与外星人“主脑”欧米茄有关,但是唯一能取得胜利的方法就是让凯奇不断死去、不断重启时间。在不断重复登陆那天的战斗的同时,凯奇越来越不想失去丽塔……

     长篇影评

     1 ) 《明日边缘》有哪些精彩的细节?

    开车前进在公路上,凯奇对瑞塔说了很多瑞塔告诉他的话,而瑞塔回应说那些都是我为了让你安静点编的,我没有必要了解你,你也一样,多想想怎么保命吧。但是凯奇提到亨德里克斯这个名字,瑞塔不再淡定了。 “因为他你才不跟我说话。” “最好别提起他。” “为什么?你爱他——” “他死了。” “……” “而我亲眼目睹他死了300次,记得所有细节,所有事。所以我不想再谈论这些。” “……抱歉。”

    这个时候我们才知道,这个人并非天性冷漠,她并非不需要人陪伴,只是,目睹自己重要的人一次次死去,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而且直到最后失去能力也没能救他,这种事该有多么痛苦呢? 所以瑞塔选择不再开始任何一段关系。

    而凯奇则经历了瑞塔所经历的一切。 农舍的那场戏,随着剧情进展,我们才和瑞塔一样反应过来他们已经来过这里很多次了。 “哦哦哦,加糖,对吧。” “等等,三勺,你喜欢加三勺。” 可以想象因为在这里失败了太多次,凯奇索性试着让瑞塔休息一下,试着找了咖啡,并且逐渐摸清了瑞塔喝咖啡的习惯。 如果前进,瑞塔会被拟态杀死。 如果重来,瑞塔又会变回那个陌生人。 凯奇能做的只有每次在这段短暂时光里,对瑞塔尽量温柔一点,让疲惫负伤的她尽量多休息放松一会。然后试试看有没有一种选择能让瑞塔活着。

    “如果接下来我独自去杀了Ω,你就真的死了,永远的。” “我怎么样有那么重要吗?” “(沉默)我希望,我没遇到过你。但我确实遇到了。”

    你是轮回中唯一与我朝夕相处的人,你想赢这场战争,我也想,但我希望赢的时候你在。

    一杯咖啡,为电影注入了温情,这段情节实在编排得无可挑剔。

     2 ) 平行宇宙世界观和单一宇宙世界观者眼中不同的明日边缘

    好莱坞制作的新的现代科幻影片,最大的魅力在于起融汇了诸多最新的科技发现和思想进步。

    有些人已经具备了平行宇宙的知识和世界观,有些人还是单一宇宙观点(或者叫做当前宇宙中心论)。这两种人看这部片子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切入正文前,先回忆一下地球中心论(地心说)和非地球中心论(日心说)
    *地球中心论者眼中的“日夜”的原因,是因为太阳月亮围绕我们旋转,日出日落,因此产生白天和黑夜的区分。所有的理解和解释都由这条主线出发。
    *非地球中心论者看到的“日夜”的原因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因为太阳光线射到球体上会有明暗区域,形成了日夜的区分。

    虽然事实和观察是一致的,但是这两种论点看到的故事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推论引起的意义也截然不同。前一种故事解读的方式更容易让人形成类似神创宗教类想法和唯心主义。后者的方式会更容易导向为虚无主义和唯物主义。

    ----------------------
    事实真相与人类最近的距离是一个故事。
                                   -------- Anthony DeMello
    ----------------------

    不同的世界观的人,看到了相同的事实,但信奉的是不同的故事。

    单一宇宙观点的故事:
    存在一条时间主线,Cage少校在下直升飞机去见将军的瞬间,突然获得羞辱将军、判为逃兵、送上战场、杀死alpha获得reset能力后的无数重生、最终通过辗转曲折干掉大BOSS的记忆。最终,Cage见到了见面前已经了解千遍的爱侣,女武神。Cage少校由衷地相信自己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拯救了当前的这个世界。 由于女武神并不具备这些拯救世界的记忆,她之后将面对一个类似神棍的家伙,一遍遍说出她的小名、前男友和bra的尺寸(也许吧)。因为女武神自己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因此,她几乎会毫不犹豫地相信这个神棍,从此相信邪教,在麦当劳里问人要手机号....一发不可收拾。

    平行宇宙观点的故事:

    外星人具备的其实不是reset的能力,而是平行宇宙clone的能力。Omega主脑的神奇能量使其能够在时间轴上进行一种全宇宙量子记录的操作。Omega主脑能够按照需要进行平行宇宙的复制。整个外星生物系统的主要失败都会Omega主脑(及更高级别的主脑)进行相应的平行宇宙复制,以确保自己的种族可以在另一个宇宙中幸存下去。

    Cage被误认为是Alpha以后,主脑每次发现Cage死亡,都会触发一次平行宇宙复制。整个宇宙,包括时间,都会被重新创建。宇宙的量子信息会摘取最近的一次定期增量备份的时间点,碰巧是Cage被扔鞋子的时间点。 这个宇宙复制背后的一个高级功能是,被杀死的肌体会获得另一个宇宙的记忆,以便帮助在新的宇宙中,这个alpha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变化。

    可以想像,自从这种外星人得到了宇宙复制的技术,它们就像病毒一样,不断复制出无穷尽的宇宙。每一个宇宙中,它们都会更聪明、更有预见力。 平行宇宙空间里,越来越多的宇宙被有这种外星人的宇宙填充着,除了在少数宇宙里,其他生物几乎无法避免被这种具备复制能力的生物所击溃。

    因此,Cage的每一个记忆都事实上发生在一个具体的宇宙中。在某个宇宙里,女武神一枪把训练失败的瘸腿的Cage干掉,她惊讶的发现,世界并没有消失,时间并没有塌陷。Cage死在那里,女武神茫然地对着军事法庭反复解释这个故事,最后被送到了精神病院。与此同时,另一个宇宙在Cage死的瞬间,被主脑复制出来。Cage在备份点获得了记忆的传输,被扔了鞋子,然后试图进一步改进自己的计划。所有的事件都发生了,所有的结果都得到了,而不是其中的一种。

    最终,在其中一个宇宙里,Cage成功地干掉了Omega。之后,外星生物体根据事件严重等级,触发了更早的备份复制。下直升机的Cage的这个时间点的备份被复制出来。显然,这次备份是由更高级别的外星生物体触发的,我们叫它Sigma。Sigma复制出了一个Omega失败的宇宙。

    为什么复制出一个Omega失败的宇宙呢? 因为,Omega 1号失败,不代表外星生物整体失败。外星生物体甚至尝试过在凡尔登战役里击溃人类,但最后却导致Sigma 1号也被人类消灭。因此外星生物体的更上级Delta,复制出了一个外星生物体在凡尔登战役里失败的场景,看看是否会对生物体整体更有利。 因此,Cage尽管消灭了Omega 1号,但这个世界,未来可能会更黑暗...

    看到这里,大多数但一宇宙观的读者可能已经晕了。那好吧,对大多数来说,我们只需保持那个简单的故事的记忆,我们这个单一宇宙得到了拯救,神一般的Cage会继续保佑这个世界一直走向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3 ) 人生过了一次又一次,最重要的却没变

    【帅哭】
      阿汤哥是很帅啦,但好像Rita更帅……第一次看到女主演艾米丽是在【穿普拉达的女魔头】里,有点神经质,整天紧绷就没见过放松的样子,大概也是因为在女魔头的高强度变态工作模式打压之下。但这一次,首先,在去影院之前,就被那张经典剧照深深吸引——艾米丽由plank下沉,做一个窄俯卧撑,再把上半身推起,upward dog定格,只见她发达而又线条清晰的的二头肌、三头肌、三角肌和部分后背,漂亮极了,我的目光真的是被吸引住了。 
      还有另一张也很美:Rita抬起右臂,一脸茫然又挑衅地看着阿汤哥。她穿着黑背心,手臂线条实在太美,总是面无表情酷酷的,跟安吉丽娜性感妩媚的酷不同,她有点凶,还有点愣头青的感觉(每次都让阿汤哥费很多口舌说服她)。可她的美来自于不经意,甚至可以说是对自己的美浑然不知。
      可以想象,艾米丽在拍摄前一定为此角色付出了很多的汗水和努力。

    【看累】
      说实话这片子看得我头疼,因为实在太眼,花,缭,乱了!光是海滩上的打斗,满天飞沙啊敌我难分啊有没有。再加上IMAX的3D效果又太好,随着阿汤哥不断重启不断回到海滩,我就感觉沙子一次次劈头盖脸朝我泼洒过来,再加上他穿着重型盔甲(虽然有电源支持)跑那么费力,以至于他每走一步我都不由自主跟着一起用力,累得我……
      我以为只是我自己代入感太强,结果散场时,我听见身后一位小哥说:矮马,死那么多回累死我了。

    【眼神】
      两人的感情戏份并不多。二位主演的演技真心不错,很稳,有内心暗涌,又能适当外露。阿汤哥深情,Rita则用自己独有的愣头青方式表达,哪怕是生离死别前的那个吻,都显得突兀笨拙生硬不怎么浪漫。
      技能培训时,身为全金属女战神的Rita刚开始是很看不上阿汤哥的,因为太弱,打不赢模拟怪兽,自己不得不一次次亲手毙了他,这家伙够烦。但直到阿汤哥苦练功夫,Rita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唔……这家伙还是有点毅力的。
      到了直升机那段,阿汤哥的眼神已经很明显了,Rita虽然死扛,但眼神是不会说谎的。他们的感情从最初只有相同经历的认同感开始(终于不是我一个人不停重启了,阿汤哥大概这么想),变成不断经历几百次生死与共的考验,不厌其烦向你解释事情缘由,刻苦练习打怪兽,不断演习走位,拼了命救你,不动声色保护你(但这位大姐你怎么就那么固执),阿汤哥也累啊,也想如果没遇见她就好了,可就是遇见了。

    【结尾】
      看到最后一幕,阿汤哥走到毫不知情的Rita面前,Rita一如既往面无表情,带着不太友好的眼神直冲冲地问:“谁让你跟我说话的!我脸上有花吗??”镜头转向阿汤哥,他满眼是泪地看着Rita,像看着一个终日寻找的孩子,现在终于看到她好好地站在自己面前。然后含泪笑了,那笑容像是松了一口气,像是在说,太好了……我竟然还能回到这里,再看到你。
      那含泪的笑容,瞬间击溃了我。

     4 ) 谁能告诉我,白宫什么时候搬伦敦去了!

    《明日边缘》是“时间循环”这个科幻电影分支的最新作品。早在此类型的开山之作《土拨鼠之日》,《12点01分》那年代(当然指电影里领域,小说家六七十年代就玩转该题材了),就有人将它们比作玩游戏,整个片子就是一次试剧情、攒攻略的过程,最后得心应手一次通关。到了《罗拉快跑》,《源代码》,游戏的比喻更是不绝于耳。但它们没有一部能像《明日边缘》这样,但凡对游戏略有接触的观众,都会毫无例外的将之与玩游戏做个类比。我前几年写过一篇策划,主题是科幻电影越来越游戏化了,最得精髓的是《歪小子斯科特》,复原了街机游戏的魅力,当时并没有预料到,这么快就能出现一部代表后PC时代单机游戏的电影,而且在宣传阶段伪装得如此之好,品不出一丝“游戏味”。也难怪,看到道格•里曼和阿汤的名字,有谁会联想到电子游戏那块去。

    说《明日边缘》是最完美的游戏模拟电影,一点也不夸张。从内容到形式,全然规整统一,深谙玩家心理。以往的电影要做出游戏味,无非是:内容上,要么闯关杀怪,要么借助“动作感应操控”等概念,要么索性改编自游戏;形式上,添加一段主观视角,在屏幕上爆出音效字幕,或把子弹时间和掉血加血来回折腾。《明日边缘》与它们的最大区别在于,那些仿制品顶多是把游戏“玩给你看”,让你见识,高手是怎么玩游戏的;而《明日边缘》,能让你感觉,这游戏是你自己玩的,阿汤扮演的角色就是你身为玩家的avatar(化身)!

    让我们具体来看吧。阿汤哥初次登陆海滩时,一度亮起了盖过五月天歌迷荧光棒的光环,以至于那些没有看过剧情简介的观众,满以为他能仗着小强之躯和快速背下九九乘法表的学习能力,一命通关;见他头一次复活,他们甚至拿《死神来了》垫背,给他找了个预知能力的借口;后来见他死得越来越利索,这才接受现实。上述情节包含了普天下游戏的最大定则:初学者的好运!第一次上手,因为什么都不懂,毫无顾忌,总能撑得久些,稍微通晓一点规律后,畏手畏脚,反而容易碰壁,而且往往死在那些一开始不会留心的地方(被己方卡车撞死,救人反害了自己),再往后真正熟练起来,才有冲击boss的资格。阿汤哥用最初几个循环,就激发了游戏玩家的认同心理,模糊了看电影和玩RPG的界限。

    涉及关键剧情,略去阿汤轮回的原理,只谈他拥有此能力的前提:不成功便成仁,受了致命伤,就但求速死;也是一则公益广告,无偿献血,害人害己害地球。但阿汤哥总不够深明大义,面对美人枪口求饶告缓,太不爷们了。想想你玩游戏时,不也常有这样的心态吗,明知撑不到下一个存档点,还是想在当前进度多停留一会,即使浪费时间,也要战它个HP归零,鱼死网破。这是游戏玩家的普遍心理:进度依恋!对游戏痴迷到某种程度,每一条命都如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靓汤被一次次枪毙,既是博人一笑的黑色幽默,也恰好应和了玩家“珍爱生命“的投入。当然,拿游戏心理套严肃的现实,还缺几分说服力,用对女神的爱恋作为感性上的嫁接,就更容易接受。看看《初恋50次》,就完全可以理解阿汤拼命延长每一段轮回的徒劳努力,一次次重新面对陌生爱人的锥心之痛。

    游戏玩家也有过下述共同体验:一开始难得要死的关卡,知晓了秘诀之后,瞬间熟门熟路,甚至可以利用规则来调戏NPC。我就很乐意让警车卡在某个位置,自己爆炸;或者躲进某个死角,放冷枪阴死一大群对手。阿汤哥是个有毅力有耐心的玩家,一开始在训练场左支右绌,最后可以款款闪过;起初面对来势汹汹的外星人只会滚爬,后来一拍一个挂,就像绿巨人拍死灰太狼;开头说服个小角色都要唾沫用到脱水,后来寥寥数言,比掌握了原力还管用。在单机游戏越来越呈开放式的今天,游戏与现实的在生存法则上有了更多的交叠,而电影强调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信息就是资本,知识就是力量,斗嘴打架都不惧,气定神闲玩残对手。

    从形式来看,影片的战争描画,只有一个抢滩登陆前的一个宏观视角,类似游戏的开场动画,之后镜头就不离主角,把观众视野拖进尘土飞扬的混乱里。在看那几段战争戏时,你是不是常常感觉跟玩游戏一样,少了屏幕下方的坐标图指引,根本辨不清方向,分不清敌友,找不准距离,像没头苍蝇一样乱窜,晃动的镜头、主观与客观视角的精准切换,更临场感强化进潜意识里,其效果,完全不是那种枪管在屏幕晃动制造第一人称射击的刻板招数可比拟的。就连影片的最大缺点——文戏部分太乏味——也继承了游戏精髓,你敢说没有快进过过场动画吗?

    在我意识到这是一部游戏电影之前,我的初衷是看看阿汤哥老成了什么样子。一睹之下,颇不忍心。虽然招牌的笑容绽开,依稀可见甜心先生的本色,但也只有正面可看,侧脸下垂憔悴的程度,打再多的针,抹再多的粉都无法掩盖。回家后开《壮志凌云》看了几分钟,心头涌上一阵阵的酸楚。有人说,谁说男人不怕老,你看阿汤都不帅了。我倒是觉得,阿汤其实有不怕老的资本,但年过半百还在竭力扮演青壮年,而且毫无停止的迹象(《碟中谍5》都定档了),我们这些粉丝眼睁睁看到美好的东西被摧残,逐年累月一点点作用着,那才痛心疾首。我对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赶紧收敛电眼蓄起大胡子走敢死队路线。

    说到《碟中谍》,也许是对阿汤爱得太深,我竟从本片看出了前四集《碟中谍》的关键片段:被诬陷成逃兵,百口莫辩,对应第一集行动失败后的处境,穿风衣飚摩托车,对应第二集高潮戏,逃窜时被电击器击晕,对应第三集被逮回IMF总部,与女神潜入白厅(必须狠狠挖苦一下字幕翻译,white hall居然翻译成白宫,美国总统府什么时候搬到伦敦去了)的气氛,恰如第四集渗透克里姆林宫。阿汤作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偶像,已经不太被年轻观众认可了,如果将来我的下一代想看一部电影来了解这个天皇巨星,说不定我会推荐《明日边缘》,告诉他,这里有汤姆老爷爷最具知名度的电影系列中最帅和最衰那几个瞬间的重现,有这个不服老的偶像派乔装小生的最后容颜,有在这张纵横影坛超过30年的脸被皱纹和老年斑覆盖之前,能绽放出的最大瓦数的笑容,即使被厚厚的机甲包裹,依然电翻不少观众,这也解释了他为什么不爱戴头盔。

    机甲的简陋倒是被众人吐槽,操作繁琐不说,用的还是古老的电池供能,手头要不备上两节南孚18号,就等着它变便携式小钢椅吧。《钢铁侠》都拍了好几部了就给我们看这个?但你想,《阿凡达》23世纪的飞船还要靠人推着投炸弹呢。《明日边缘》时代不明,毕竟是近未来,看汽车的款式就知道,不够发达可以理解,说不定那机甲还是遭遇侵略时匆匆投入的实验品,就跟托尼•斯塔克手工作坊的初代盔甲似的。更深层的原因是,动作电影主角以弱胜强,才能揪人肺腑。毕竟这里的敌人是血肉之躯,你穿着一身金属,配备各种远程火力,临死还能拉垫背,怎么看也不像处于劣势,重头的海滩一场戏,又限于主观视角,无法像《星河舰队》那样展现密集的虫人军队,所以编导唯有冒着被批不够高瞻远瞩的风险,在装备的技术含量上打点折扣,找回戏剧紧张感。不论如何,影片对机甲控还是很具吸引力的,其实很多科幻片的机甲,都是中看不中用,毫无战略价值的,主要是激发一种雄性、金属审美快感。

    高潮部分的地标设置也挺有意思。一般来说,但凡这种有标志性建筑被摧毁的影片,上映前都会拿地标来点事儿,比如《特种部队》把巴黎塔倒掉高调剪进预告片,《速度与激情5》的里约基督像一再曝光,几部《碟中谍》也都是地标营销的上佳教材。《明日边缘》却将地标的神秘感保留到了最后。表面上看,是地标与谜底结合较为紧密的缘故,但客观来看,那段决战放在卢浮宫,跟放在白宫、白金汉宫还是故宫,毫无区别,而且凭空把卢浮宫变出一座室内游泳池,对建筑本身的特色也未加利用。我猜想,也许是法国政府自从上次铁塔被弄倒之后,对于好莱坞这种践踏他国文化遗产的行为怫然不悦,但又不肯放弃招商引资的大好机会,于是约定,搞破坏可以,事先不能声张,否则弄得官方很纵容似的。其实卢浮宫境遇算是好的,撞烂了一角,之后被爆炸震碎一圈玻璃,法国纳税人财力雄厚,很快就能修缮一新,反正罗伯特•兰登教授没在里面。最惨的还是凯旋门,刚露面就被军用运输机捅了个晶晶亮透心凉,你若留心想想,条条大路通卢浮,非要从凯旋门下过,要说这不是广告,反正我是不信。(文/方聿南)

     5 ) 爽到停不下来

    与《美国队长2》轻科幻重动作的本质一样,《明日边缘》也是部披着科幻外壳,内藏战争内核的动作片。戏中的文眼——肉身循环死亡,灵魂始终不灭,这个科幻概念早被《黑洞频率》,《源代码》用过,玩得再好也有拾人牙慧之嫌,所以,擅长拍摄动作片的道格·里曼同志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以不逊《谍影重重》的硬核动作戏提炼出一剂高浓度的肾上腺激素,并且,直接干脆地扎到观众的大动脉。

    整个故事没有半句闲笔,在开篇一串短促的新闻报道交代完故事背景后,阿汤哥饰演美军少校就被发配到前线充当炮灰,当他第一次死亡后,发现,自己的人生进入了单曲循环模式,每一次死亡后都在前一天的某一刻重生……这样的设定,游戏迷们不会陌生,打怪斗BOSS不就得靠无数次推倒重来升级经验,所以,《明日边缘》非常识趣,它撇开了各种玄乎的原理不解释,甚至有意削弱里面的科幻元素——不论是外星生物还是武器设计都没有未来感,连同类电影标配场面外星飞船压镜的大场面也欠奉,而集中火力炮制出绵延不断的动作高潮。

    求大,求奇,求险,是当今CGI横行银幕,动作戏惯用的三大法宝,但《明日边缘》没有这么干,它的动作走复古路线,散发着略微过时却又拳拳到肉的实感,从第一场明显借鉴诺曼底登陆的抢摊战,《明日边缘》就摆明立场,不要视觉奇观,不要飞来飞去,回归传统,靠战士机甲与拟态异种的血腥肉搏,营造出打机式激爽的战斗快感,这些看似普通的伎俩,只要将节奏的轻急快慢处理得当,同样可以满足观众对一部爆米花电影最基本的述求:停不下来的畅快。

    但,也别小看《明日边缘》,比起那些傻大憨粗,只会宣泄暴力的动作俗货,电影还惊喜得多出一份可供回味的智商,在阿汤哥循环重复的死亡中,其实不乏可供解读的信息,当你将这些看似松散无关联的信息点拼凑起来后,你将得到一种形如多米诺骨牌被推翻,如释重负的智力优越感。

    整体而言,这并不是一部雄心勃勃的科幻片,它最大的优点是纯粹的好看,导演道格·里曼没有犯上《极乐空间》样的毛病,被愤青式的政治诉求乱了阵脚,让故事成为了高开低走的逻辑黑洞,也没有如卡梅隆大神大神利用《阿凡达》再造出一个新世界的野心,道格·里曼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弄一部干净利落,令人窒息的动作猛片。想到,说到,做到,从执行力这点说,《明日边缘》堪称满分。

     6 ) 背景资料

    原作:(日本)樱阪洋《杀戮轮回》(2004年发表) 日本出版商:集英社 美国出版商:集英社、小学馆控股的北美出版公司“VIZ MEDIA”(中国大陆正式名称为碧日咨询公司) 美国出版及好莱坞电影化推手:VIZMEDIA的日裔编辑Matsumi Washington. 推动好莱坞电影化的目的:爲更多日本小说进入美国市场打开缺口。 顺便說一下短评里某位“跪求美国狗不要再翻拍大和那么好的作品,美国狗太丑了”,拜托,这回可是日本方面主动联络美方搞“借船出海”的。

     7 ) 用多维空间理论解释《明日边缘》

    看完《源代码》后曾详细了解过时间旅行和平行世界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多维空间理论。《明日边缘》的故事架构与《源代码》雷同,但对情节的不同解读中,用多维空间比用平行世界或单一世界(指人类生存的四维空间)来解释更合理。豆瓣上的影评《两个疑惑和个人解答(平行世界、高维宇宙……)》(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694443/)给出了其中一种解释。 先来了解一下多维空间的概念。“维”是一种度量,在长、宽、高构成的三维空间坐标上加上时间就构成四维空间。现代科学理论认为整个宇宙是十一维的。在超弦理论提出十维空间之后,又推出了十一维空间的超膜理论。关于多维空间的理论可以详读http://baike.baidu.com/view/211719.htm、《什么是高维空间》(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399486.html?qbl=relate_question_0&word=%C6%BD%D0%D0%CA%C0%BD%E7%20%B8%DF%CE%AC%D3%EE%D6%E6)和观看视频《1-11维度详解》(http://v.ku6.com/show/rilMvm2pQLRwJbef.html)。 关于空间、世界、宇宙这三个名词在不同的资料中所表达的意思不尽相同。在本文中统一如下:空间是用“维”来度量的一种存在形式,可以从零维到n维;世界是对某个X维空间的总称,例如人类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四维空间;宇宙是唯一的,但呈现多维空间状态,最高维度是11,也即是说宇宙是整个11维空间的总称,因此包罗万象;11维空间的世界就是宇宙。 在多维空间中,低维度不能观察到高维度,而反之则行。这可以解释生存在五维及以上空间的鬼神上帝及天堂地狱存在的合理性。也解释了为什么生活在四维空间中的人类不能跨越时间回到过去。但这样就引起一个矛盾。这里将生活在五维及以上维度空间的生物称为高维生物。Omega/Alpha就是某一高维生物,或者高维生物的一部份,因此它具有重置时间的能力——看完上述资料不难理解这一点。既然低维度不能看到存在于高维度的事物,那么人类又如何能看到Omega/Alpha并与之对抗呢?关于这点,《两个疑惑和个人解答(平行世界、高维宇宙……)》文中是这样解释的:“在我们这个世界之外存在着更高维度的世界,那个世界里存在的生物可以操纵我们这个世界的时空,即改变我们这个世界的运动状态,也可以在我们世界产生具象化的投影。”也就是说,人类所面对的Omega/Alpha只不过是高维生物在地球所处的四维空间的投影而已。 为什么凯奇在沾染上Omega的血液后能回到更超前的时间节点?可以简单理解为:Alpha作为神经中枢,其血液的能量有限,只能回到1天多以前;而类似大脑的Omega的血液具备更大能量,所以凯奇回到更前面的时间上。更深入的解释是:Omega/Alpha是某高维生物的一部份,而Alpha又隶属于Omega;Alpha死亡导致的时间重置是Omega启动的,而Omega死亡导致的时间重置是这一高维生物在人类生活的此空间之外更高级那部份启动的,从而使得凯奇回到更前面的时间点。 影片结尾显示凯奇重新回到过去且观察到入侵力量的全面溃退,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Omega的真正死亡。就象凡尔登大捷只不过是Omega制造的Alpha战败的假象,Omega的消失也当然可能是高维生物暂时撤离了它在地球的入侵力量。这样就为拍摄续集埋下了很好的伏笔。如果故事的结局是凯奇死亡,那么说Omega也死了是说得过去的。但只要凯奇能重获新生,那么Omega应该也一样,这样才不会产生矛盾,只是重获新生的Omega撤离了地球而已。 至于凯奇重获能力后再次死亡是否能重置时间?承接上述结论,答案自然为YES。因为凯奇获得Omega的血液后,他的死亡就能触发更高级别的时间重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幻片的内容也日新月异。以前外星人只不过是与人类生活在同个四维空间中的智能生物,而随着《明日边缘》的上映,可以预见生存在更高维度空间的外星生物将成为科幻片的新角色。 看科幻片真的很有意思。因为它不仅仅能带给观众丰富的想象,更多的乐趣还在于就当前能理解的科学技术背景下如何去合理地解读影片。而如何在科学发展的前沿恰当地设定故事情节也是对编剧的持久挑战。

    PS:扩展阅读《脑洞大开:从零维到十维空间如何在纸上用手绘出来 》(http://www.sohu.com/a/115750017_117959

     短评

    铁包肉大战钢丝球~

    4分钟前
    • 老六
    • 推荐

    真是不错诶,还想再看一次。。不用拉阿汤哥到观影黑名单了。片尾曲love me again也算 suprise 了。

    7分钟前
    • ZephyrO
    • 力荐

    第一感受是干脆利落,文戏精简,毫不拖泥带水,无脑爆米花电影的完美叙事节奏;然后是所有作料的配合,动作戏炫目,笑料不冷,感情戏点到即止。最大遗憾是结局太败笔。

    11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无论像《土拨鼠日》还是《源代码》,这类电影的乐趣其实都是游戏感。之前一直喜欢称之为“愤怒的小鸟”式影片,通过不断测试角度与力度,最终完成目标。所谓读档大法,这也是本片最好玩的地方了。故事比较顺,外骨骼装甲这种设定也挺过瘾,可看度很高,虽然没有特别嗨到我的地方。艾米丽·布朗特亮眼

    1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所以说我们的情怀去哪里了啊。十多年前loop这么高大上的设定是用来追MM,追MM和追MM的。现在只能用来打怪兽了,哼。至于所谓的bug,我看有人说得好,知道自己失去了超能力就跟知道对象不爱你了一样,推导不来证明不了,可是你就是知道。

    18分钟前
    • 时间的玫瑰
    • 推荐

    全程无尿点

    23分钟前
    • 明天过后
    • 力荐

    艰辛万苦打到最后一关面对大boss时发现不能存档的恐惧与不安 ← 百分之百理解男主角最后的心情!!!

    26分钟前
    • 瑾朵朵
    • 推荐

    罗拉提取出月光宝盒里的源代码递给凉宫春日说:“请交给阿汤哥!”

    27分钟前
    • 梅林
    • 力荐

    他们在卢浮宫降落时,废墟里有辆巴士,上面涂的广告是上海芭蕾舞团来巴黎访问演出,春节我去卢浮宫时曾看着它从我面前开过去…………这感觉好微妙。

    31分钟前
    • 伊谢尔伦的风
    • 推荐

    《土拨鼠日》《源代码》《恐怖游轮》《蝴蝶效应》《罗拉快跑》……看完也不知道到底更像哪部了,总之类型应该加上“喜剧”的。

    3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与其说它是科幻版的《土拨鼠之日》,不如说是好莱坞机甲增强版的《源代码》。又名「我觉得我还可以再抢救一下」

    35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侠请重新来过。

    39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将土拨鼠之日翻拍得如此紧张刺激,女主角不逊色于原版,亚克西呀亚克西!!! P.S.如果用“阿汤哥在直升机上醒来”戛然而止来结尾更符合我的恶趣味

    44分钟前
    • Sammy
    • 推荐

    无限存盘大法好……以及阿汤居然在无限商业片历练中越演越好了我的天。

    47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玩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用作弊器改出300条命,死得剩最后一条时终于通关了。通关奖励:进入二周目,全员复活,解锁睡女主的可能。

    48分钟前
    • Hushnore
    • 还行

    故事算是新颖,被一开始逗笑得不行。其实就算没有那个怪物reset时间,生活也是日复一日,重要每天都有一点点进步!

    53分钟前
    • Haochangg
    • 推荐

    还以为汤姆·克鲁斯这几年每到暑期档都会有一部平庸的爆米花电影呢,没想到这一部这么棒!片子创意不算新鲜,但拍的却是简洁生猛,酷炫无比,整部电影从头到尾没有一个让我忍不住扶额的尿点,叙事逻辑上也没有什么问题,而且无论3D效果还是动作戏的份量质量都做得很足,你甚至还能看到演技。★★★★

    5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这才是我想要的“逆转未来”!“一次性定点存档”考验操作熟练度,通篇渲染“能读档真好!”。改编拿捏有度,逼死原作。笑点耍帅场面故事全不误,外媒绝对欠了阿汤哥一个道歉!遥想源代码、恐怖游轮都没给好评,就差这么一段“酣畅淋漓的距离”,此番圆满。PS:最后高潮这副模样,我只能理解为没钱了!

    59分钟前
    • ZeonGin Sou
    • 力荐

    死了都要爱,看完真心累。好莱坞化的ACG,穷人版的环太平洋。被杀死五万次的男子,靓汤经验值刷到爆,如愿刷到一枚女武神级别的妹子,续集可以继续组队打怪。

    1小时前
    • 木卫二
    • 推荐

    其实讲了一个打游戏开着外挂攒经验的故事,最后外挂没了,只得一次性通关,圆满大结局~金属异形、战斗铁甲、科幻穿越算是卖点,但是科幻的bug会有不少,不能细想

    1小时前
    • 疯言峰语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